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Beijing,International,Peace,Culture,Foundation,和平,和苑,和平节,一带一路,互动,地图,艺术,音乐,服装,服饰,医药,科学,技术,技能,语言,文学,美食,农业,仪式,庆典,神话,幻想,宗教,精神,李若弘,教科文,联合国,基金会,儿童,教育,体育,健康,文化,艺术,智库,全球治理,大使,使节,金融,商务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北京边会在和苑博物馆举办
发布日期:2022-07-07     来源:BJIPCF     浏览次数:11709

    7月6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期间,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京促会)联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民促会)在北京和苑博物馆共同主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边会,这是北京市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积极参与议题讨论、推进重要领域多边共同治理的具体举措。来自中外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在此次边会上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民间智慧。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席李若弘、京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戴建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伊莎贝尔·多明戈斯阁下在现场为会议致辞。

 

    李若弘主席认为,人权和气候变化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和平的环境,并提出7个需要:1、全球气候治理需要改革和创新;2、需要改变信任危机与合作氛围;3、需要探索一条多元化、多领域、多功能、多形式的治理方案;4、需要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和国际供应链的综合协调;5、需要青少年基础教育的培训和科学普及;6、需要学术界、文化界、媒体界的支持,在博物馆、图书馆、影视纪录片和信息网络的传播和推广;7、需要各国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并动员社会行为本共同参与到气候变化,尤其是自然灾害认知和紧急救援的行列,这是和平公益。

 

    戴建军副会长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是全球性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应当敬畏自然,珍惜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态环境;认可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的紧密联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这符合人类根本的利益诉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伊莎贝尔·多明戈斯大使阁下提出,我们需要大量沟通和共同努力,要采取根本和紧急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绿色和生态友好的世界,呼吁让每个人都致力于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受联合国人权事务副高级专员纳达·娜西弗委托,人权高专办环境与气候协调员本杰明·沙克特为本次会议发来了视频,呼吁各方加强合作,为保障基本人权,营造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作出积极努力。近年来,通过与联合国系统、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我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展现了大国担当,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坚定地支持并倡导各国际、民间组织把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永续的课题。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绿色一带一路项目、肯尼亚办公室非洲可持续投资项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代表对重点政策、重要项目进行了讲解,围绕多个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分享,为多元化、多样化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出更多可行、可创新的方案。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在总结时指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中提到的环境权利,其中有一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包括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三个方面,相信未来我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会碰撞出很多新的合作机会,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改革和创新贡献民间力量。

 

    此次边会充实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的相关内容,为更多有关机构和代表搭建了推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各方表示愿积极参与、通力协作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Beijing International Peace Culture Foundation
版权所有 © 2024 bj-ipcf.org
京ICP备13037090号-1